
弟弟壮志未酬身先死股票配资论坛网站,董文学告别亲人离开家乡,登船沿着弟弟足迹驶向中国
九月十一日是纪念圣董文学的日子——1840年9月11日,幼时受圣刘方济克莱的影响,来中华传播福音的董文学致命于武昌洪山。
一,弟弟壮志未酬身先死,哥哥沿着弟弟足迹再次驶向中国
圣董文学神父是法籍遣使会会士。出生于法兰西一个充满圣召且对东方中国特有缘分的家庭。
这个家中八个孩子,有三位成了遣使会的神父,两位成了仁爱会修女,而其中的两位神父和一位修女都前来中国传教。
1830年,董文学的弟弟路易首先出发,和六位中国修士前往中国,轮船过了毛里求斯岛后快到印度尼西亚时,路易突然身体发冷发热致使神志不清。
茫茫大海中当时无医又没药,路易神父在最后时刻回光返照,说:“我还有一个神父哥哥,希望他替我完成我的心愿。”
展开剩余87%董文学神父塑像
得到弟弟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消息,董文学更加坚定前往中国的决心,五年之后的道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835年,董文学告别亲人离开家乡,登上爱德蒙号,沿着弟弟曾经的足迹离开了勒阿弗尔港口驶向中国。
二,董文学辗转多地,来到教难时期屡遭迫害的湖北谷山茶园沟
经过了五个多月的生死颠簸,爱德蒙号船在澳门抛锚, 董文学在澳门学了三个多月中文,就到大陆内地去传教,为融入中国社会为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董文学。
董文学曾经服务过的河南林县田家井堂口
董文学先到中国湖北,又由湖北到河南南阳的靳冈去传教,1837年曾经在林县、辉县、武安县上会,进行牧灵工作。
董圣人曾经牧灵过的地方
后董文学又调至湖北谷山茶园沟(即磨盘山)传教,跋山涉水,备受艰辛。谷城磨盘山曾经是教友在乱世中的“世外桃源”,教友数在短时间内猛增至六千多人。
但在乾隆教难时得到消息的官府把磨盘山和附近的大部分堂口摧毁殆尽,但教会薪火相传从未间断。
朝圣者重走当年董文学走过的山路
在整个教难时期虽然迫害变本加厉,但磨盘山教会依然在顽强生长,董文学来到这里的时候,正处于磨盘山教会多灾多难的年份。
三,道光年间董文学被出卖而被捕
道光皇帝于一八二一年登极,接替了嘉庆的帝位,他对天主教的政策是因袭前四个先帝的遗制:禁教。
不过,他和前任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当年的《中国丛报》于一八三六年(道光十六年)初发表一文中所说:“中国当今的皇帝道光,是一个性情非常温和的人。”
《燕京开教略》也说:“道光皇帝天资敏捷,度量宽宏,秉政以来,诸政务令和协,不忍加怒教民。”他接位后,没有像以前的雍正、乾隆、嘉庆皇帝那样,多次下谕令,严酷迫害天主教,虽然他也没有明令改变以前的作法。
董圣人曾经避难的山洞
道光皇帝并没有对教会有特别的仇视,以前的禁教令不再提及了,出现了事实上的容忍状态。可历史的惯性依然存在,那帮迫害教会已成习惯的酷吏还在。
1839年(清道光十八年)爆发了一场巨大的教难。道光十九年阳历九月十五日,董文学司铎和一千五百多教友准备庆祝圣母瞻礼,忽然遭到兵役拘捕,大家立即逃入深山。
董圣人曾经住的襄阳监狱
第二天,被一个贪财望教人以三十两银子出卖而被捕,由谷城县解送到襄阳府,受到百般苦辱,多方凌虐。
四,受尽酷刑折磨,董文学被施以匪刑殉道
一个月后,董文学被解到省城武昌府,遇到了素以滥用酷刑闻名的总督周天爵。
周天爵曾经擅自使用过很多酷刑:“吸洋烟者,剪唇;作讼师者,截指;行窃盗者,抉目。所创非刑,若逍遥桥、天平凳、安乐床、英雄架及站笼、漆枷等具,皆出自心裁。”
以至于到了道光二十年(1840),道光命吴其濬代理湖广总督,联合查办原湖广总督周天爵和所属滥用酷刑逼供、残害致死的命案。
经过周密调查,弄清周天爵委任韩云邦诬民为盗,百姓被逼不得不聚众抗击杀伤官兵事件;以及滥用酷刑逼供、残害致死的命案。周天爵等一应酷吏曾一度被革职流放。
董圣人致命的地方武昌洪山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素性残暴的周总督,把柔弱的董文学当成悍匪来对待,每次提讯,必多方凌虐,施以各种严酷匪刑,受尽折磨,董文学受尽千般折磨后,致命殉道。
董文学神父殉道画像
1890年,当时北京教区副主教林懋德调查董圣人事迹时,用两张铁床和一座柏木祭台换走了他在河南林县田家井堂口休息过的一张木床,放在北京教区主教府西什库教堂。
老教友对董文学神父都有深刻记忆,比如董文学曾经在 林县服务过,田家井会长牛明启的母亲很清晰的记得圣董文学容貌。
五,殉道圣人余香留存后世
老教友对董文学神父都有深刻记忆,比如董文学曾经在 林县服务过,田家井会长牛明启的母亲很清晰的记得圣董文学容貌。
1889年11月10日,教宗良十三世列董公为真福品时指出:我们发现董公所受的种种苦难,和我们救主的苦难有许多相似之处。
1996年6月2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列董公为圣品。
董文学和刘方济二位圣人的墓碑
后来到中国赫赫有名的雷鸣远神父,就是受到了董文学的感召——当雷鸣远十一岁时他的母亲带他到修院去,在一位仁爱会修女那里看到一本董文学在华殉道史。
小小的雷鸣远一口气读完,爱中国之心油然而生,他下决心要来中国,并救这个国家。他要加入董文学的修会,即遣使会。
董文学神父塑像
后来虽经艰难曲折,但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人们不会想到,雷鸣远神父加入了中国籍,为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董文学神父在他少年时代就埋下的种子开花结果。
本文引用了安阳教区申四明神父提供的图片资料股票配资论坛网站,特此鸣谢
发布于:河北省启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